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>日本食品>中国食糖的生产及其特点

中国食糖的生产及其特点

发布时间:2016-05-13 点击数:1636

工厂利用甘蔗、甜菜榨取糖汁,经过沸腾浓缩,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,这种结晶称为原糖,呈浅棕色。原糖经过提炼后,成为日常消费的成品糖(如白砂糖、绵白糖等)。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制糖是采用“原糖——精糖”二步法的制糖生产方法,即“田间糖厂(产出半成品原糖)+精炼糖厂(产出精制糖)”生产方式,先是生产原糖,然后再回溶生产精炼糖的方法。大部分糖厂生产原糖,然后供给精炼糖厂进行精炼生产精炼糖,作为饮食用糖供应市场。我国糖厂全部采用一步法生产,即糖厂通过甘蔗榨汁、沸腾浓缩、中心分离、提炼等工艺一次性直接生产出日常消费的白糖。

我国白糖生产有如下特点:

一是糖料与其它作物不同的是,收获后不能直接变成商品糖,必须经过工业化加工,因此白糖属于工业品。

二是由于工业化加工需要较大的设备投入,糖价高且有充足的糖料时,加工能力的增加滞后;同样,糖价低或原料不足时,加工能力又不容易很快减下来,因此,糖价格波动周期比一般农产品要长一些。

三是2002年以来,北方的甜菜糖生产大幅萎缩。进入90年代,我国食糖产量增加,市场供应充足,糖价走低,生产甜菜糖无利可图甚至损失惨重。受此影响,我国甜菜糖年产量逐年减少,特别是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上涨,农民改种其他农产品的影响,北方甜菜糖大幅度减产。2002/03榨季,甜菜糖产量仅为124万吨,2003/04榨季甜菜糖产量进一步下降为58.73万吨,在产糖量中所占比例由11.67%下降到5.86%,2004/05榨季,甜菜糖产量为60.3万吨,占全国食糖产量的6.5%,较上年有所增加。

四是糖业生产出现从北向南、从沿海向内陆、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。近年来,广西、云南两省区食糖调出量占全国总量的80%以上。

五是我国食糖的生产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。纵观我国食糖的生产历史,食糖生产的周期大致以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,基本上是3年连续增产,接下来的3年连续减产。从1990年到1995年为一个周期:1990-1992年连续增产,1993-1995年连续减产。从1996-2001年为一个周期:其中,1996-1999年连续增产,2000-2001年连续减产。下一个周期将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结束。而目前我国食糖生产正处于一个增产的周期阶段。     

导致食糖生产周期性的主要原因有:

第一,糖料种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。如甘蔗种植一次,宿根可以生长3年。同时,农作物的生产也有自然的大年、小年之分。

第二,糖料的生产和加工时间比较长,糖料作物的生产一年一季,食糖的生产也是如此,一旦糖料大幅度减产或增产,如果没有外在的人为调控措施,只能是减产时短缺待价而沽,增产时过剩低价倾销。

第三,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导致糖料生产的强周期性。

第四,食糖价格波动的周期性与食糖的生产的周期性相互影响。
133-1106-8688 158-3019-8380